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 > 匠人

刘文兵:在“设备丛林”镌刻匠心

2025年08月28日 15:35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实训现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技术能手刘文兵手持电路板的身影成了年轻员工最熟悉的风景。20多年来,任何一个检修现场都是他的“移动课堂”。

作为中国海油集团公司首席技师评审专家、中国海油上海分公司刘文兵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刘文兵独创“三维立体”培养模式,自主编写了6套教材,各种三维模型让复杂设备一目了然。尤其是,他编制的《透平故障检索表》将140余次应急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创新提出“1+N”师带徒机制,1名专家带领6名徒弟全程参与项目实战,以练促学,为员工快速成长拓宽渠道。

2552233_4096x10000.jpeg

扎根一线:与钢铁对话的“设备医生”

“设备的每一次振动都是脉搏,每一声异响都是低语。”刘文兵的办公桌上,听棒磨出了温润包浆,设备手册写满朱笔批注,电路图笔记本翻得卷了边——这“老三样”是他与钢铁设备对话的“听诊器”。

2016年,两台新投用的燃气透平干气压缩机成了“拦路虎”,机组频繁停机,重新定制限流孔板不仅要动火作业,更会拖慢工作进度。时任设备负责人的刘文兵带着团队一头扎进现场,三天里拿着流量计反复测算,手绘出多级限流孔板图纸。当机械师用现有材料加工的装置安装到位,机组一次性启动成功,这项创新方案,后来捧回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23年台风季的应急抢修,至今仍是团队口中的“经典战役”。透平发电机控制板突发故障,国外厂商以技术保密为由拒供图纸,更换新板成本高且需等待较长时间。刘文兵带着徒弟们拆开设备,用万用表逐个测试元件,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前逆向绘制电路图。五天五夜的连续作战,不仅修复了电路板,更优化了控制算法,让困扰现场多年的“启机难”成为历史。

创新突围:打破垄断的“技术尖兵”

工作室墙上的“攻坚地图”上,红色图钉密密麻麻——每颗都代表着攻克的一项进口技术壁垒。最醒目的那颗,标注着“一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

2024年,机组一控制系统升级陷入僵局:国外厂商开价高昂,还附加了多年独家维保条款。“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就像被卡着喉咙。”刘文兵在技术会上拍了板,“咱们自己干!”三个月里,团队破解通信协议、编写控制程序,将多个关键部件全部纳入国产控制体系。改造后的机组响应速度提升,年省维护费用80万元,更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

这样的“突围战”不胜枚举:外输压缩机透平阀频繁故障,他提出国产化维修改造,省下进口费用;研发相关通讯技术破解关键系统通信难题,省去服务器采购资金;首创“干气密封快速清洗”技术更是免去了高压压缩机解体维修的时间,大幅减少产量损失。

智能化转型中,他主导的关键技术,让原来条件受限的台风无人化模式从设想变为现实。2024年台风“梅花”过境时,操作员在控制室远程监控,保障了现场稳定运行,创造了新的价值。团队研发的海管智能封堵方案,将改造工期压缩45天,如今已成为行业标杆。

截至2024年,刘文兵团队累计完成122项技术攻关,9项国家专利,创造经济效益超1亿元。

匠心传承:点亮现场的“技能灯塔”

从2022年牵头组建专家问诊平台,到2024年创新工作室挂牌,刘文兵带领团队交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两年间完成77项跨专业技术问诊,涵盖四大专业,2024年45项攻关课题中40项落地见效。压缩机燃机排烟受阻,他蹲守现场48小时调试,挽回损失;机组叶片受盐雾侵蚀,他主导的涂层工艺改进让寿命延长三成。“刘工的听棒能辨百种声……”年轻技术员李磊说,一次干气压缩机效率异常波动,正是刘文兵凭听棒捕捉到细微异响,顺藤摸瓜找到进水的温度变送器接线盒。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刘文兵指导的选手在电工赛项中取得佳绩。工作室培养的16名高技能人才中,3人成长为中国海油上海分公司技术带头人,4人获评“上海市技术能手”。“修设备和育人一样,要给方法不给答案,要授人以渔。”这是刘文兵常对徒弟说的话。年轻技师张天龙记得,修复一收球桶球阀卡滞故障时,师傅让他先独立制定方案,再逐点打磨优化,“那套方案后来成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从刘文兵26年的工作笔记提炼出的《现场设备管理策略》,到主导整合35名专家资源的“长三角专家协作平台”,刘文兵的传承之路越走越宽。这个年均解决30余项难题的远程诊断系统,让他的技术经验跨越海域边界,把更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将自主创新的印记深深镌刻在每一处技术攻坚的战场上。(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冬梅 通讯员张寅盈 张天豪)


相关资讯

  • “姜”心比心 传承百年——平阳“九蒸九晒”古法姜茶匠心道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基础性、生活性和民众性,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遗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间似乎隔着一种难以言明的距离感,却又无处不在的影响着、参与着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生姜之乡的温州民间对其情有独钟,乡人常在受凉时饮红…

    2025-3-17 14:11:04
  • 对话大国工匠王曙群:创新使产业工人不被时代“折旧”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产业工人只要精益求精,潜心钻研,也有能力研发高精尖的零部件,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7月28日,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在“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2023-12-14 16:47:02
  • 谢大春:高考落榜生成了全国石英行业“大工匠”

    现代快报讯 今年58岁的谢大春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电子级高纯度石英砂更是将纯度提高到了9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谢大春永不放弃,高考落…

    2021-10-12 15:02:36
  • 绍兴有了古建民间工匠库

    在7月15日举行的古城保护日主题活动中,15名曾在古城内参与众多古建保护修缮的传统手工艺人被评为“绍兴古建民间工匠”,他们也是“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的首批成员。他们有着怎样的技艺?成立“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又有何意义?迎恩门风情水街仿古戏台修建现场。优秀古…

    2021-7-22 9:30:45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