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 > 名师

战役情 召必应 战必胜--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晏民的援鄂日记

2020年03月21日 11:55 来源: 工匠中国网

河南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晏民的援鄂日记。

(撰稿:卢晏民 整理:赵梅)

2020年2月19日(多云)

今天下午,我接到了医院的召回电话:“院里希望你能尽快赶回商丘,21日跟随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去武汉支援!”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团队进修近一年的我,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狂热,立即泪奔,放下电话,和带教老师请示后,带着满腔热血,毫不犹豫登上了回商丘的飞机。

图片11.png

近一年里,按照医院的安排,我很有幸派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团队进修。钟南山院士是我国呼吸疾病防治的领军人物,从医多年,钟南山依然精力充沛,坚守在临床一线。他是家喻户晓的“抗非典英雄”,这次疫情又成为了“新冠肺炎的精神领袖”“武汉前线第一人”。我们每周都会见到钟南山院士,并能得到他的”真传”,他带领我们战斗在防疫一线。他每周三例行院士大查房,我们会每周选一到两个疑难病例,不管多忙多累,钟南山院士每次都会抽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去查看病患,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做出治疗方案,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患者们都对院士查房翘首以待。

钟南山院士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铭刻在心:“病人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病人的康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这句话,我已经作为我今后从医的座右铭。

图片12.png 

通过此次进修,开阔了我的视野,业务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南山精神”时刻鼓舞和激励我向前,钟南山院士曾经說:“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疫情伊始,我就挺身而出,不惧困难,主动向医院请缨,如医院需要召之即回。

图片13.pn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医院召唤后,我将义无反顾,勇敢逆行,带着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和信仰,带着对职责使命的忠诚和担当,随河南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总队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书记、院长韩传恩和我院呼吸专业、危重症专业医护人员63人,驰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和主阵地——湖北武汉。

2020年2月26日(小雨)

我们在武汉已经6天了。今天下起小雨了,气温明显下降了,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最低气温3度。跟往常一样,天还不亮,我们的“韩爸爸”——河南第11批援鄂医疗队总队长韩传恩,便早已等候在我们的班车旁,像是我们的家长一样,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救治病人”“一定要做好防护”“我等着你们安全下班”。随着班车徐徐开走,“韩爸爸”一直向我们挥手的身影也渐渐远去,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是暖暖的,个个精神抖擞,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一天的工作将充满激情。我暗暗给自己加油:放心吧首长,放心吧“韩爸爸”,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培养,不辱使命,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患者!

图片14.png

2020年2月27日 (小雨)

明天准备“入舱”查房了,我们的副司令——“神刀手”李艳丽主任,在武汉驻地用指甲刀为我剪短头发,她叮嘱我说:“既然来到了这里,我们就要抛开一切,勇敢的走进战场。剪短长发,不但可以减少沾染病毒的机会,还可以节省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李主任是我的前辈,是我的老师,不但在生活上照顾我,还在业务上给予我很好的指导,传授给我很好的经验,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为我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坚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15.png

2020年3月1日 (多云)

我们商丘医疗队二组人员韦安猛、李志杰、焦鹏、张德振、辛留锋和我6人被分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院区三病区,三病区是重症病区,主要负责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收治。我们的带队队长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丁仁彧。我又遇到一位高人,又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丁仁彧是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他主动请缨,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队长,带领150名来自全省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于2020年2月2日奔赴武汉抗疫前线,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三病区和四病区,集中救治重症和极危重症病人。

丁仁彧主任我们亲切地称为“丁队”,“从事重症医学的人就像生命的守门员,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丁队”常常对队员说,“每一个生命都不要轻言放弃,必须要全力以赴。”

治病救人,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这是每一名重症医疗队员的共同目标。“丁队”带领的辽宁重症医疗队是援助医院的多支省级医疗队中最早使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技术的医疗队,带动整个院区救治技术的提升。在“丁队”的带领下,我们每个队员斗志昂扬,冲锋在前,主动承担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等高风险操作,精心救治照护每一个患者。我们的口号就是——疫情不退,我不退!

图片16.png

3月8日  (小雨)

目前我们三病区最危重的患者是21床章某,35岁青年男性,2月6日入院时已经发热、咳嗽10余天了。1月28日外院CT未见明显异常,体温最高38.0℃;1月31日复查胸部CT是多发玻片影;2月1日于中山医院门诊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未见报告),予激素治疗2天(具体药名不详)及口服奥司他韦胶囊治疗,体温较前稍下降,但仍咳嗽;2月4日复查胸部CT示双下肺明显加重,且咳嗽症状无缓解;故门诊以“1.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甲亢”收住入院。

图片17.png

在“丁队”的带领下,我们率先开展体外膜肺(ECMO)技术,救治这名35岁极危重型新冠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今天我和赵赜老师一组值班,赵赜老师是中国医科大学国家队的援鄂医疗队队员,是我们这个小组的组长,她为人和蔼可亲,善于带教,她吩咐我:“今天你主要负责21床,拟明日撤除ECMO,今天一定严密监测病情,如有情况,立即向我汇报。”我马上进入战斗状态,丝毫不敢懈怠。

图片18.png

这位青年男性患者,上有老人,下有妻儿,做为家里的顶梁柱,家属自然期望度极高,患者妻子每天自己录制语音,鼓励患者用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听得我们潸然泪下,这不是普通的对话,这是一个坚强的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期盼啊!

图片19.png

目前患者镇静状态,睡眠差,现予以加大右美托咪定剂量,持续V—V ECMO应用,目前ECMO参数:转速2000RPM,血流量2.99L/min,气流量0L/min。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P—SIMV模式,参数: △P 12cmH2O,PEEP 4cmH2O,呼吸频率 12次/分,氧浓度 45%。无肝素抗凝状态。

图片20.png

患者拟明日拔管,所以今天的病情检测及处理尤为重要,目前抗生素应用: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我和赵赜老师全神贯注密切监测着患者病情。

2020年3月9日 (小雨)

凌晨两点,我们的“丁队”还挂念着患者病情,难以入睡,在医生工作群里交代病情,我和赵赜老师更是丝毫不敢懈怠。ECMO断氧供,间断吸痰,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严格计算液体平衡,及时复查动脉血气,注意二氧化碳分压和乳酸,更换胸腔引流瓶,观察上、下胸引管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量,管理好TPN和EN,气切处、右侧深静脉置管处及双侧腹股沟换药,必要时复查床边胸片,配合护理人员帮患者康复,提醒患者自己动手动脚,筛查双上肢血管超声。

图片21.png

撤除ECMO前的胸部前后位片(2020.3.9 13:38)如下图。

图片22.png

撤除ECMO前的动脉血气分析(2020.3.9 08:07)如图。

图片23.png

今日15:45左右,患者神志清晰,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床边胸片清晰,无发热,容量状态可,有原发病处理方案(拟肺纤维化后行肺移植,已完善肺移植术前检查),呼吸机和ECMO循环FiO2低于50%,且已断ECMO氧供气流一日,氧合指数可,丁队和医疗队成员共同讨论后,决定撤除ECMO。

图片24.png

撤除ECMO后的心电监护如图。

图片25.png

撤除ECMO后的有创呼吸机参数。

图片26.png

再次复查撤除ECMO后的动脉血气分析(2020.3.9 20:36)如图。

图片27.png

我们将这位年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中央新冠疫情救治指导组给予我们的救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做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同患者一样渴望生存,即便是最后一根稻草,都想为他们紧紧抓牢,我们时刻牢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图片28.png

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做120%的努力!

2020年3月15日 (小雨)

 “今天是我们抵达武汉的第24天,目前,武汉抗疫进入关键阶段,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武汉日增确诊病例降为个位数,重症患者集中向三甲定点医院转移,我们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医生,我们继续留守武大东院重症病区。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五个医生录的加油视频加在这里)

在疫情战斗中,我们在总队长韩传恩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时刻牢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院训和“团队合作,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传承着百年老院不变的“救死扶伤、服务为民”的办院宗旨,为医疗队的生活、感控、临床诊疗、护理等各个方面献计献策,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大爱,圆满完成各项救治任务。

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疫情过后: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相关资讯

  • 淮北扣红卫:一个工匠大师是怎么炼成的

    人物简介:扣红卫,男,197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北矿业集团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29年间,他潜心学习新技术,钻研新技能,从一名普通的井下机电维修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先后进行了主、副井提升防超载保护等70多项技术改造,为机电领域新技术…

    2021-6-19 12:12:39
  • 杨德将:从管道学徒工成长为“大国工匠”

    杨德将,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的一名管路班长。1999年,他技校毕业后加入中集来福士。作为一名一线工人,20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聚焦“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像绣花一样,一根根管、一个个螺栓完成了“国之重器”中国首个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

    2021-5-19 8:39:23
  • 刘红荣:弘扬工匠精神 坚持科研育人

    编者按: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塑造新时代创新发展形象,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深入做好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红网时刻开辟【名师风范】栏目,以点带面,展示湖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

    2021-1-31 20:32:31
  • 2021国网工匠赵明明:用工匠精神捍卫电网信息安全

    2021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第三届“国网工匠”名单。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资深安全专家赵明明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第三届“国网工匠”。这个外表文静、体型纤瘦的年轻人,已从事18年信息安全攻防技术研究工作,创立了国家电网公司红蓝队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主持研发国家电网公…

    2021-1-31 20:23:31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